网站首页汉语词典贻贝贻贝的意思解释

贻贝

  • 拼音yí bèi
  • 注音一ˊ ㄅㄟˋ
  • 繁体貽貝
  • 词性名词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贻贝[ yí bèi ]

⒈  软体动物。壳三角形,表厚外黑。生活在浅海岩石上。肉味鲜美。俗称壳菜或淡菜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软体动物。壳三角形,表厚外黑。生活在浅海岩石上。肉味鲜美。俗称壳菜或淡菜。

《尔雅·释鱼》:“玄贝,貽贝。”
郭璞 注:“黑色贝也。”
邢昺 疏:“黑色之贝名貽贝。”

国语辞典

贻贝[ yí bèi ]

⒈  一种甲壳动物。壳三角形,表厚外黑,内有珍珠光泽,肉柱可食。

贻贝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9画 基本字义 贻(貽) yí(一ˊ) ⒈  赠给。 ⒉  遗留,留下:贻害。贻误(使受到坏的影响)。贻训。贻笑大方(让内行见笑)。 异体字 貽 䞅 汉英互译 leave behind、present 造字法 形声:从贝、台声 English give to, hand down, bequeath
bèi 4画 基本字义 贝(貝) bèi(ㄅㄟˋ) ⒈  蛤蜊、珠母、刀蚌、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。 ⒉  指贝类动物的硬壳:贝壳。贝雕。 ⒊  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。 ⒋  姓。 异体字 貝 蛽 汉英互译 shellfish、cowri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a shell; money, currency

贻贝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贻贝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