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学省学省的意思解释

学省

  • 拼音xué shěng
  • 注音ㄒㄩㄝˊ ㄕㄥˇ
  • 繁体學省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学省[ xué shěng ]

⒈  即太学。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太学。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。

《文选·沉约<直学省愁卧>诗》 李善 题注:“学省,国学也。”
唐 张籍 《寄陆浑赵明府》诗:“与君学省同官处,常日相随説道情。”
《旧唐书·归崇敬传》:“《礼记·王制》曰,天子学曰辟雍……故前代文士,亦呼云璧池,亦曰璧沼,亦谓之学省。”
宋 张耒 《晚归》诗:“学省归来门巷秋,伴眠书史满牀头。”

学省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xué 8画 基本字义 学(學) xué(ㄒㄩㄝˊ) ⒈  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学生。学徒。学习。学业。学友。学者。学阀。学制。学历。学步邯郸(讥讽人只知模仿,不善于学而无成就,亦作“邯郸学步”)。 ⒉  传授知识的地方:学校(简称“学”或“校”)。学院。学府。中学。大学。上学。 ⒊  掌握的知识:学问(简称“学”)。学术(一切学问的总称)。学位。学士(a.学位名,大学毕业生;b.古代官名)。才学。治学。学识。博学多
shěng xǐng 9画 基本字义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 地方行政区域:省份。省会。 ⒉  节约,不费:省钱。省事。省吃俭用。 ⒊  简易,减免:省略。省称。省写。 ⒋  中国古官署名:中书省(a.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省。门下省。秘书省。

学省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学省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