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疏
- 拼音tōng shū
- 注音ㄊㄨㄥ ㄕㄨ
-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-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词语解释
通疏[ tōng shū ]
⒈ 亦作“通疎”。亦作“通踈”。
⒉ 通情达理,洒脱爽朗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通疎”。亦作“通踈”。通情达理,洒脱爽朗。
引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七:“事事不通疏,没些灵变。”
元 关汉卿 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你这廝外相儿通疎就里村,你今日结婚姻,喒就肯罢论。”
明 汤显祖 《紫钗记·仆马临门》:“须剔透,要通疏;那人家,多礼教。”
国语辞典
通疏[ tōng shū ]
⒈ 通情达理,性格爽朗。
引《董西厢·卷六》:「姐姐为人是稔色,张生做事忒通疏。」
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·第三折》:「你这厮外相儿通疏就里村,你今日结婚姻,喒就肯罢论。」
通疏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通 | tōng | 辶 | 10画 | 基本字义 通 tōng(ㄊㄨㄥ) ⒈ 没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:通风。通天。通气。通宵。通行。通过。通衢。贯通。四通八达。曲径通幽。 ⒉ 懂得,彻底明了:通晓。通彻。通今博古。通情达理。 ⒊ 传达:通令。通讯。通报。通告。通知。通缉。通谍。 ⒋ 往来交接:通敌。通商。通邮。通融。通假( jiǎ )(汉字的通用和假借)。串通。沟通。 ⒌ 普遍、全:通才(指知识广博,具有多种才能的人)。通论。通体。通身。通读。通常。通 |
疏 | shū | 疋 | 12画 | 基本字义 疏 shū(ㄕㄨ) ⒈ 去掉阻塞使通畅:疏导。疏通。疏浚。疏解( jiě )。 ⒉ 分散:疏散。仗义疏财。 ⒊ 事物间距离大,空隙大,与“密”相对:疏密。疏松。疏朗。疏旷。疏阔。疏落( luò )。稀疏。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 ⒋ 不亲密,关系远的:亲疏。疏远。 ⒌ 不细密,忽略:疏忽。 ⒍ 空虚:志大才疏。 ⒎ 不熟悉:生疏。 ⒏ 粗劣:疏食。疏粝。 ⒐ 古同“蔬”,蔬菜。 ⒑ 分条说明的文字:上疏(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 |
通疏的近义词
- 暂无近义词信息
通疏的反义词
-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