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汉语词典七国七国的意思解释

七国

  • 拼音qī guó
  • 注音ㄑ一 ㄍㄨㄛˊ
  • 繁体七國
  •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
  •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

词语解释

七国[ qī guó ]

⒈  指战国时秦、楚、燕、齐、韩、赵、魏七国。

⒉  指汉景帝时吴、楚、赵、胶西、济南、菑川、胶东七个诸侯国。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,史称“七国之乱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 战国 时 秦、楚、燕、齐、韩、赵、魏 七国。

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凡天下战国七。”
汉 许慎 《<说文解字>序》:“其后诸侯力征,不统於王,恶礼乐之害己,而皆去其典籍,分为七国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乙部第二章:“春秋 则二百餘国, 战国 为七国。”

⒉  指 汉景帝 时 吴、楚、赵、胶西、济南、菑川、胶东 七个诸侯国。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,史称“七国之乱”。

《史记·袁盎晁错传列》:“吴 楚 七国果反,以诛 错 为名。”
三国 魏 陈琳 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太慰帅师,甫下 滎阳,则七国之军,瓦解冰泮。”
晋 潘岳 《西征赋》:“成七国之称乱,飜助逆以诛 错。”

国语辞典

七国[ qī guó ]

⒈  战国时之秦、楚、燕、齐、韩、赵、魏七国。

⒉  汉景帝时吴、楚、赵、胶西、济南、菑川、胶东七国。

七国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2画 基本字义 七 qī(ㄑ一) ⒈  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 ⒉  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 ⒊  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 异体字 柒 汉英互译 seve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even
guó 8画 基本字义 国(國) guó(ㄍㄨㄛˊ) ⒈  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国家。国土。国体(a.国家的性质;b.国家的体面)。国号。国度(指国家)。国策。国情。国法。国力。国防。国威。国宝(a.国家的宝物;b.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)。国格。国魂。国是(国家大计,如“共商国国”)。 ⒉  特指中国的:国产。国货。国粹。国乐( yuè ㄩㄝˋ )。国药。 ⒊  姓。 异体字 國 囯 囶 囻 圀 㕵 䆐 汉英互译

七国的近义词

  • 暂无近义词信息

七国的反义词

  • 暂无反义词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