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以贯之
拼音yī yǐ guàn zhī
注音一 一ˇ ㄍㄨㄢˋ ㄓ
繁体一以貫之
感情一以贯之是褒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近义词始终如一、有始有终、善始善终
反义词虎头蛇尾、有始无终
词语解释
一以贯之[ yī yǐ guàn zhī ]
⒈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。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。
引证解释
⒈ 原指 孔子 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。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。参见“一贯”。
引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
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而公包其终始,一以贯之,可谓备矣。”
宋 韩淲 《涧泉日记》卷中:“万物虽殊,而其情可类,所谓一以贯之者。”
明 李贽 《又答石阳太守》:“此数老之学所以能继千圣之絶,而同归於‘一以贯之’之旨也。”
朱自清 《经典常谈》十三:“到了《红楼梦》,组织才更严密了;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。虽然包罗万有,而能‘一以贯之’。”
国语辞典
一以贯之[ yī yǐ guàn zhī ]
⒈ 语出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。
引《论语·里仁》:「吾道一以贯之。」
《三国志·卷一三·魏书·钟繇传》:「先帝圣德,固天所纵,坟典之业,一以贯之。」
《五灯会元·卷一六·签判刘经臣居士》:「良哉孔子之言,默而识之,一以贯之。」
一以贯之的单字解释
汉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意思解释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zhī | 丶 | 3画 | 基本字义 之 zhī(ㄓ) ⒈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 ⒉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⒋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⒌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⒍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 异体字 㞢 汉英互译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:上像向前的脚,下 |
以 | yǐ | 人 | 4画 | 基本字义 以 yǐ(一ˇ) ⒈ 用,拿,把,将:以一当十。以苦为乐。以身作则。以邻为壑。以讹传讹。以往鉴来。 ⒉ 依然,顺,按照:以时启闭。物以类聚。 ⒊ 因为:以人废言。勿以善小而不为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 ⒋ 在,于(指时日):“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 ⒌ 目的在于:以待时机。以儆效尤。 ⒍ 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:梦寐以求。 ⒎ 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:以前。 |
一 | yī | 一 | 1画 | 基本字义 一 yī(一) ⒈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 ⒉ 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 ⒌ 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 ⒍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 ⒎ 乃;竞:一至于此。 ⒏ 部分联成整体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 ⒐ 或者:一胜一负。 ⒑ 初次:一见如故。 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 异体字 |
贯 | guàn | 贝 | 8画 | 基本字义 贯(貫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古代穿钱的绳索(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,每一千个为一贯):“贯朽而不可校”。腰缠万贯。 ⒉ 穿,通,连:贯穿。贯串。贯通(a.连接,沟通;b.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)。连贯。贯注。贯彻。贯珠(连珠成串,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)。鱼贯而入。 ⒊ 古同“惯”,习惯。 ⒋ 原籍,出生地:籍贯。 ⒌ 姓。 异体字 貫 䝺 汉英互译 be linked together、birthplace、pass through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 st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