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成语词典惩羹吹齑惩羹吹齑的意思解释

惩羹吹齑


拼音chéng gēng chuī jī

注音ㄔㄥˊ ㄍㄥ ㄔㄨㄟ ㄐ一

繁体懲羹吹韲

感情惩羹吹齑是中性词。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做事过分小心。

近义词惩羹吹虀

英语A scalded cat dreads even cold water.


词语解释

惩羹吹韲[ chéng gēng chuī jī ]

⒈  人被滚汤烫过,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。羹,滚汤;韲,细切的肉菜,冷食品。比喻戒惧过甚。语出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惩于羹者而吹韲兮,何不变此志也?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省作“惩羹”。亦省作“惩羹”。

人被滚汤烫过,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。羹,滚汤;韲,细切的肉菜,冷食品。比喻戒惧过甚。语出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惩於羹者而吹韲兮,何不变此志也?”
《晋书·汝南王亮等传序》:“汉祖 勃兴,爰革斯弊。於是分王子弟,列建功臣……然而矫枉过直,惩羹吹韲,土地分疆,踰越往古。”
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互市档案》:“然则闭关之议可行乎?曰:惩羹吹韲,因噎废食之见也。”
亦作“惩羹吹虀”。 宋 秦观 《谢馆职启》:“束緼还妇,虽蒙假借之私;惩羹吹虀,尚虑谴訶之及。”


成语典故

屈原,名平,战国时楚国人,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。他当时担任“左徒”的官职,但是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。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大国齐国,共同抗秦。昏庸的楚怀王,不听忠告,反而偏信谗言,疏远屈原,并向秦国妥协。结果连连上了秦国的当,怀王最后终于死在秦国。怀王死后,他的儿子横继位为顷襄王。顷襄王像他父亲一样糊涂,竟把屈原赶出郢都,放逐到长江以南的沅、湘和洞庭湖一带。

屈原始终热爱他的祖国,在被疏远、遭打击,以至被流放的苦痛年月中,无时不关心着人民的生活,无时不怀念着国都郢都。他写的《九章》等不朽的诗篇,充满了悲愤和热烈的爱国之情。《九章》共包括九篇,其中的《惜诵》,一般都列为第一篇。

《惜诵》,据专家考证,是屈原劝楚怀王联齐抗秦而被谗去职时写的。“惜诵”二字,据说是“不愿随便歌颂”的意思。诗中有一节假托在梦中和大神谈话来表达自己始终不变的忠诚。诗的大意说:“我曾在梦里企图登天,无奈既没有路也找不到船。请大神帮帮忙吧。可是他说,理想虽好实行困难!难道我的理想将永远被认为危险而无法实现?大神说:

可思而不可恃。

故众口其铄金兮,初若是而逢殆。

惩于羹而吹齑兮,何不变此志也?

欲释阶而登天兮,犹为曩之态也!

大神说的这几句话,大意是说:“对于君王,你可以怀念却不必寄托希望。他身边那群人的嘴连金属都消熔得了,你当初一片天真当然要遭殃。上过当的人总该特别小心了,为什么不能改一改你的直心肠?你想登天偏又放弃了往上爬的梯子,看来你从前的老脾气,还是照样!

惩羹吹齑的单字解释

汉字拼音部首笔画意思解释
15画 基本字义 齑(齏) jī(ㄐ一) ⒈  捣碎的姜、蒜、韭菜等。 ⒉  细,碎:齑粉。齑音(细碎的声音)。 异体字 齏 韲 虀 䪠 䪡 䪢 造字法 形声:上形下声 English break or smash into pieces, pulverize; hash
gēng 19画 基本字义 羹 gēng(ㄍㄥ) ⒈  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、冻状食物:羹汤。肉羹。鸡蛋羹。 异体字 羮 汉英互译 a thick soup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oup, broth
chuī 7画 基本字义 吹 chuī(ㄔㄨㄟ) ⒈  合拢嘴唇用力出气:吹打。吹灯(a.把灯火吹灭;b.喻人死亡;c.喻失败、垮台)。吹毛求疵。吹鼓手(a.办婚、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;b.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)。吹灰之力。 ⒉  说大话:吹牛。吹嘘。 ⒊  类似吹的动作:吹拂。风吹草动。 ⒋  (事情)失败:吹台。 ⒌  消息流传,鼓动宣传:鼓吹。 异体字 䶴 龡 弞 汉英互译 blow、boast、puff 造字法 形声:左形右声 English blow; puff; brag, boast
chéng 12画 基本字义 惩(懲) chéng(ㄔㄥˊ) ⒈  戒止:惩前毖后。 ⒉  处罚,警戒:严惩。惩罚。惩办。惩戒。惩治。惩一警百。 ⒊  苦于:“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” 异体字 懲 汉英互译 punish 相关字词 奖 造字法 形声:从心、征声